
今日课程讲解视频
先知时代《古兰经》是按照阿拉伯人的书写习惯记载,没有标点符号,没有“الهمزة”,而对于当时的母语为阿拉伯语的阿拉伯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,他们可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及上下行文的意义对句子做出判断。 随着伊斯兰在疆土不断扩展,许多非阿拉伯人加入伊斯兰并与阿拉伯人聚集而居,开始出现语言上的错误,由此,语言及语法学家开始为《古兰经》标注语法格位,首先为《古兰经》标注语法格位的是语言家艾布·艾斯沃德·杜厄力(故于伊历69年)。1.在须标开口符的字母上方标注红点以示开口符标志。2.在须标合口符的字母前方标注红点以示合口符标志。3.在须标齐口符的字母下方标注红点以示齐口符标志。伊玛目艾布·阿穆勒·达尼在其著作《المحكم في نقط المصاحف》中提到:当时伊玛目艾布·艾斯沃德曾在阿卜杜·盖斯部落挑选一个人,然后对他说:你拿着《古兰经》和与经文颜色不同的红色墨汁,每当我打开口腔时读一个字母时,你在其上方标上红点,我收圆口型时,你在其旁边标上红点,我压低口型时,你则在其下方标上红点。如果我在这些符号时带来鼻音,你便在其旁边标上两个红点。就这样他从头至尾将所有经文予以标注。至于区分字母形状的标点,则是伊玛目·纳赛尔·本·阿隋姆·莱斯所创,为避免与字母的格位标志混淆,他给相似字母标上了小斜线。随着阿拉伯语格位标志由红点逐渐演变为小的长音字母,失去了产生混淆的因素,字母的小斜线逐渐也演变为点儿,一致被延用至今。以下是伊玛目奈斯尔·本·阿隋姆·莱斯为字母标注的形式:分别在无点非连写的“النون”上方标一条小斜线,以及在无点非连写的“الياء”下方标两条小斜线。在无点“الذال”上方标注一条小斜线,而保留“الدال” 原型。在无点“الزاي”上方标注一条小斜线,而保留“الراء”原型。在无点“الشين”上方标注三条小斜线,而保留“السين”原型。在无点“ضاد”上方标注一条小斜线,而保留“الصاد”原型。在无点“الظاء”上方标注一条小斜线,而保留“الطاء”原型。在无点“الغين”上方标注一条小斜线,而保留“العين”原型。字母“الكاف”不曾类似字母“اللام”,故保留其原型。以下字母“اللام”“الميم”“الهاء”“الواو”“الألف”因不易混淆,故保留其原型。如以下图解:同样以下字母“الفاء”“القاف”“النون”“الياء”在词尾分写时也因不易混淆,而保留其原型,学者们将其归纳为一个单词(ينفق),随后,伊斯兰世界的东方学者根据规则重新为其予以标注,而西方学者则保留了其原型。(因此,至今摩洛哥部分地区印刷的《古兰经》版本依然采用“الفاء”是下方标点以及“القاف”上方标点的用法。)西方学者采用的伊玛目奈斯尔·本·阿隋姆·莱斯为字母标点的例子,如下图中画圈字母,他们均采用无点的字母原型:东方学者采用的伊玛目奈斯尔·本·阿隋姆·莱斯为字母标注的例子,如下图中画圈字母,他们均采用标点字母:字母“الشين”与“السين”的区别是在“السين”的三个齿儿上标小斜线,随着书法的不断发展与演变,书法家们将“الشين”的上方的斜线,标为三个三角形(金字塔形)的点。正如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样。字母“الكاف”早期在分写或连写时,其形状与“اللام”区别明显,但随着阿拉伯语书法的发展,其形状逐渐类似“اللام”,书法家为加以区分在“ل”中放置一个小“الكاف”,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,逐渐演变为类似“ء”的形状。如下图:早期“哈姆宰”没有固定的书写体,阿拉伯人通常以下方式处书写:1.处于词首时写作“艾利夫”如:( أَنتم ) 写作انتم ,( أُنزل ) 写作 انزل,( إِذا ) 写作 اِذا2.处于词中或词尾时,写作“الألف”或“الواو”或“الياء”,亦或不写。如下图:3.处于词中或词尾时,写作“الألف”或“الواو”或“الياء”,亦或不写。(但在现代书写法里写出其形。)如下图:伊玛目赫利力·艾哈迈德·法拉希迪(故于伊历175年)发明了“哈姆宰”的书写体,他采用了字母“ع”的上半部分作为“ء”因为两字母的发音部位接近。四个闭合属性字母连写时早期的书写形式完全相同,只能通过行文来加以辨别。后来书写家通过拉长、标点的方式,将其两两加以区分( ص / ض) ( ط / ظ ) 如:
APlayerOptions.push({
"id": "cfcd208495d565ef66e7dff9f98764da",
"narrow": false,
"autoplay": false,
"mutex": true,
"theme": "#FADFA3",
"mode": "circulation",
"preload": "auto",
"music": {
"url": "https://res.wx.qq.com/voice/getvoice?mediaid=MzIxMDIwODUyN181MDQ0NTA1MjE=.MP3",
"pic": "https://xz.iezan.cn/zb_users/upload/2021/12/202112071638873478898571.png",
"lrc": "",
"title": "发展历程1",
"author": "NOOR"
},
"showlrc": 3
});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库图布观点或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原文作者:NOOR,地址:发布于:2021-12-27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